在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甲措雄乡,有一座寺庙具有浓郁的中原风格,尤其是其精美的早期壁画遗存吸引了无数学者和游人驻足。它就是夏鲁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夏鲁寺一瞥
公元11世纪初,吐蕃贵族后裔介尊·喜饶迥乃创建了夏鲁寺。当时,他为了学习佛法,便拜求法回来的洛顿·多吉旺秋为师,并帮其修建了西藏佛教后弘期日喀则地区第一座寺院坚贡寺。寺院落成后,介尊还想拥有一座被称作是“我自己修建”的寺院,于是呈给老师洛顿一支填满黄金的箭,希望在老师一箭射程处修建一座自己的寺院。洛顿允诺,箭发,随即落在距离坚贡寺不远的一处庄稼地里,后来的夏鲁寺便建造于此。在藏语中,“夏鲁”是“青苗”的意思。
最初建立时,夏鲁寺规模并不大,建筑也是纯粹的藏族风格。它真正形成汉藏融合的建筑风格是在元代。
历史上,夏鲁寺所在地区曾经是年楚河下游河谷地带的商业重地,相传还曾是吐蕃的大商市。因此,元朝建立后,这里就成为朝廷在西藏设立的13个万户府之一。为巩固和发展自己的势力,夏鲁万户长将自己的女儿玛久坎卓本嫁给了元朝帝师八思巴的弟弟恰那多吉。不久,玛久坎卓本生下一个儿子,就是后来成为元朝第三代帝师的达玛巴拉。达玛巴拉和夏鲁万户长一家的关系很亲近,当他14岁前往元大都(今北京)觐见元世祖忽必烈时,便请求皇帝对自己的舅舅予以褒奖和封赏。对此,忽必烈当即应允道:既是上师的舅舅,也就与我的舅舅一般,应当特别照应。此后,这个家族便被人称为“古相家族”,藏语中“古相”是对舅舅的尊称。继忽必烈之后,元朝历任皇帝都对古相家族礼遇有加。元仁宗不仅下了古相扎巴坚赞世代掌管夏鲁万户府的诏书,而且还赐予他3尊金银制成的佛像和数百锭金银。扎巴坚赞正是用这些金银对夏鲁寺的佛殿进行了大规模扩建与维修,并从中原地区请来大批工匠,在汉藏等各民族工匠的协同努力下,一座崭新寺院就这样出现在了世人面前。重建后的夏鲁寺规模更加宏大,汉藏结合的风格在西藏寺院建筑中也极为醒目。
夏鲁寺的主体建筑坐西朝东,共分两层:底层为措钦大殿,其建筑风格是传统的藏族风格;二层则采用了汉式四合院的布局,设有正殿、配殿和前殿,殿顶皆为琉璃歇山顶和飞檐翘角,檐下是样式古朴的斗拱,屋脊上还有琉璃烧制的各种图案,体现出元代工艺的特色。
夏鲁寺旧护法神殿北壁壁画“龙凤御座图”
壁画是夏鲁寺的另一个重要特色,被誉为西藏艺术史上的里程碑之作。之所以如此珍贵,主要缘于它蕴含的丰富历史信息和极高的艺术成就。一方面,它是现今西藏保存最为完整且年代相对确凿的元代佛殿壁画遗存。意大利著名藏学家图齐曾在《西藏画卷》中评价说:“即使是在元朝时候最显赫的也是最富宗教和艺术热情的萨迦寺,我们也没有发现任何可以断定为元代的绘画遗迹,但这种遗迹至少在一个寺庙中保留下来了,这便是夏鲁寺。”另一方面,它不仅保留了大量反映元代皇权以及中原文化的图像史料,同时也汇聚了体现公元11-14世纪我国西藏与印度、中亚、尼泊尔等地区物质文化交流的图像信息。
夏鲁寺一层大殿回廊壁画本生故事(局部)——汉装人物
在夏鲁寺壁画的诸多中原文化艺术元素中,不仅有气势恢弘的龙凤纹、宽衣帛带的服饰、飞檐翘角的琉璃瓦建筑、灵动飘逸的云气纹以及身着中原服饰的帝王形象,还有中原的家具、器物、山石等,集中而生动地反映了大一统格局下西藏地区与中原在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等方面的密切往来,印证了元朝赐银夏鲁寺扩建的史实。
除了独特的建筑、精美的壁画,夏鲁寺还保存了许多珍贵的文物,《甘珠尔》和《丹珠尔》经卷就是其中之一。《甘珠尔》《丹珠尔》共同组成了藏文的《大藏经》,是藏传佛教经律论总集。它们数量庞大、版本众多,编订时间甚至长达数百年,而在漫长的修订史上,夏鲁寺主持布顿·仁钦珠的地位举足轻重。
布顿·仁钦珠是西藏历史上著名的佛学大师。1320年,他受邀担任夏鲁寺的住持,驻锡寺中长达36年。这是布顿·仁钦珠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他在寺中讲经说法,并撰写大量佛教著作,对藏传佛教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他修订过的纳塘版《甘珠尔》和《丹珠尔》经卷,至今保存在夏鲁寺措钦大殿的经堂内。
文:高墨函
作者为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馆员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4期
责编:张昀竹 金向德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