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就职后参加的第一个考古发掘项目,尼雅遗址对我来说终身难忘。
1995年10月8日,我们终于抵达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尼雅遗址,并在其中心位置的佛塔处安营扎寨。在我震惊于支离破碎的废墟的同时,紧张有序的工作已徐徐展开。没有想到,仅仅时隔两天,我们就拉开了新疆首个“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的序幕——尼雅遗址1995年I号墓地。高等级墓葬、精美丝绸……这些都让我们感到震惊、振奋和好奇。
尼雅遗址的发现与英国人斯坦因1901年至1931年间四次进入此地息息相关。“尼雅”,维吾尔语是“遥远”的意思。斯坦因将遗址命名为“NIYASITE”(即尼雅遗址),沿用至今。
查证历史,梳理文献,遗迹遗物验证,学术界认为汉时西域三十六国之“精绝”与其遥相呼应。《汉书·西域传》中“精绝国”的记载简短不足百字,它是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绿洲城邦,“户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
随着中原王朝对西域地区实施有效管辖和治理,各色人等往来不绝,使中原和西域之间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联系越来越密切。精绝虽小,但地处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之路,所以中原与西域以及东西方文化汇聚交融于此。
人类古代文化遗存,直接或间接地向我们展示了昔日人类的社会活动和精神面貌。这里虽处荒漠深处,却曾“田地肥广,草牧饶衍”,生机盎然。尼雅处于南北长约30公里 、东西宽约7公里的地域,以宽阔的广场和耸立的佛塔为中心,北部为官署、佛寺、手工业作坊;南部是错落有致的木构民居、篱笆院落、牲畜圈、蓄水池等,平缓漫流的尼雅河从中穿行而过;其间点缀着蓼花色的红柳,喟然而风的芦苇,高耸的千年胡杨,牛马所嗜的白草(古称“神柳”“蒹葭”或“胡桐”)。
都尉、左右将、译长等各司其职,尼雅人通利沟渠,“田五谷”,种植小麦、粟、糜子、高粱、豆类等作物,另有成排成列的桑柳、“蒲陶诸果”围绕房舍,还可行舟捕鱼,河中沐浴。
尼雅遗址1995年I号墓地埋葬着两代精绝王者。箱式棺木、夫妇合葬、头枕鸡鸣枕、脸盖覆面、身着锦袍锦靴、身覆锦衾,死者锦绣华服,宛如身前富贵大气,尽显王者风范。随葬品丰富,为陶器、木器、铁器、铜器、漆器、弓矢、纺织品及料珠等,种类繁多,制作精良,丧葬习俗深受中原地区影响。
尼雅遗址出土的精美丝绸,得益于干燥的沙漠环境,保存之佳也实属罕见。锦绣绫罗,织工精湛,色彩斑斓,图纹神奇,文字吉祥,如“王侯合昏千秋万岁宜子孙”锦被、“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延年益寿长保子孙”“世毋极锦宜二亲传子孙”“登高明望四海贵富寿为国庆”“金池凤”等,彰显了美好愿景和祈盼,再现了汉晋时期高超的丝织制造技艺。
依旧矗立的佛塔,考古清理出来的佛寺,残留的彩绘壁画,显示出这里曾经盛行佛教。然而,自然环境的不稳定性决定了这里难有持续发展的空间。在漫漫沙海中,犹如汪洋中的一叶扁舟,飘摇、脆弱,兴盛一时,终被黄沙无情掩埋。公元7世纪,当玄奘高僧造访时,尼雅早已“芦草荒茂,无复途径”。
文:阮秋荣
作者单位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5期
责编:王怡凡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