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的乐器中,埙因体形较小似乎不太起眼,但早在数千年前,中原地区的人们就已经用它吹奏出了美妙乐曲,并传播到西域乃至更远的亚洲腹地。
维吾尔语称陶埙为“雀拉”或“雀洛克”,在新疆民间流传使用至今。出土于哈密市伊吾县拜其尔古墓、距今约3000多年的这件陶埙,长10厘米,两端细、中间粗,呈橄榄形,一侧有5个孔,为新疆出土年代最早的吹奏乐器。
墨玉县库木拉巴特佛寺遗址出土的陶埙
当时哈密居民吹奏它时是什么样的情景呢?尽管没有文献记载,但据推测,陶埙可能是古代孩童的玩具,也可能是牧羊人一边看护羊群一边吹奏的乐器,还可能是萨满巫师的法器,与吐鲁番市鄯善县洋海墓地出土的同时期的箜篌有异曲同工之妙。
那么,陶埙这种乐器是从何处传入新疆的呢?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埙的地区,多个文化遗址中都出土过埙。如浙江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发掘的陶埙距今约7000年;陕西西安市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哨距今约6000年,等等。纵观埙的历史发展轨迹,其在商代得到较大发展,中原地区就出现了陶制、石制和骨制三种不同材质的埙,形体多为平底卵形,至战国时期又有了其他形状。据此推断,埙应是从中原传入西域的。
拜其尔古墓出土的这件陶埙,与甘肃玉门市火烧沟遗址出土的陶埙有相似之处。1976年,火烧沟遗址共出土了30个距今3500年左右的陶埙,其中9件保存较好,高约8至10厘米,均呈扁平圆鱼形状,有3孔。拜其尔古墓群是与甘肃河西走廊四坝文化遗址有密切关联的墓葬群,哈密作为连接西域与中原的重要节点,在这里发现从河西走廊传入的陶埙也就不足为奇了。
沧海桑田,余音绕梁。此后历经数代,埙又陆续传播到了新疆其他地区。在和田地区墨玉县库木拉巴特佛寺遗址,有一件唐朝时期的陶埙遗存。它以灰粗砂土烧制,中空,长6.6厘米、高2.3厘米、宽2.7厘米,其造型似为人头形状——发髻高耸,鼻梁隆起,左右两个按音孔犹如双目,吹口即是伸出的嘴部,雅拙朴实,十分独特。墨玉县为古代于阗之地,当时此地的陶器造型艺术发达,这件出土于寺院的陶埙,除形制特殊外,或还与佛教音乐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埙的起源与先民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最早可能是先民模仿鸟兽叫声制作而成,用以诱捕猎物;后随社会进步演化为乐器,并逐渐增加音孔,发展成可以吹奏曲调的旋律乐器。也有观点认为,埙源自一种叫做“石流星”的狩猎工具。起初,埙大多用石头和骨头制作而成,后来发展为陶制,形状也更加多样化,有扁圆形、椭圆形、球形、鱼形和梨形等。
经过对比研究发现,埙经历了从一孔到多孔的漫长演变过程,及至春秋时期,埙已有6个音孔,能吹出完整的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秦汉以后,埙主要用于宫廷音乐演奏,因其音色古朴醇厚,特别受推崇。《诗经》有言“伯氏吹埙,仲氏吹篪”,用以表达和睦亲善的手足之情。
伊吾县、墨玉县相继出土的陶埙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极大地填补了新疆该领域考古的空白,生动表明早在3000多年前当地居民就会制作、吹奏这种源自中原的乐器,实证了先秦时期中原和西域的密切交往。
文:阿迪力·阿布力孜
作者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研究馆员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5期
责编:张伟 龙慧蕊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