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开幕的《新疆历史文物展》的八号展厅汉代部分,其前端左手墙璧上放置的古朴、简洁的云纹瓦当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观赏。它们出土于奇台石城子遗址,是新疆博物馆馆藏石城子瓦当中的精品。
其中一件直径约15厘米,正面中央为大乳丁纹,其外有两圈凸弦纹,用4条直线将圈外部分平均分隔为4个对称的扇形格界,每个格界内装饰一朵单线卷曲云头纹样。卷云纹中心还装饰有“山”字纹连至凸弦纹,外周还有三圈弦纹,其边沿较宽,有似汉镜风格。
云纹瓦当
另一件直径约12.5厘米,正面中间同样是大乳丁纹,其外有一圈凸弦纹,从弦纹上发散出4条短线,每条短线的末端正对一朵单线卷云纹中心,外周还有两圈弦纹,边沿较窄、略残。
云纹瓦当
瓦当又称瓦头、筒瓦头,是古代建筑中筒瓦的下端带圆形或半圆形部分。它是中国建筑体系特有的构件,覆盖着檐头筒瓦前端,便于保护屋顶檐部椽头不受风雨侵蚀,以延长建筑物的寿命。瓦当正面雕饰有各种图案以美化建筑的外观,常见的有文字纹、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以及组合纹,也有素面的,被誉为中国古代“屋檐上的艺术”。
这两件石城子遗址出土的灰陶质地瓦当,属于比较典型的汉代云纹瓦当。其正面为两汉时期常用的图案:以乳丁纹和卷云纹为主要纹饰,中间以直线相隔、四面对称,形成曲线和直线的对比,古拙而不呆板,稳定又不缺乏灵动,在视觉上简约庄重、统一和谐。
出土瓦当的石城子遗址位于奇台县半截沟镇麻沟梁村东北、河坝沿村南,地处天山山脉北麓山前丘陵地带,北通奇台、吉木萨尔等绿洲,南越天山可至吐鲁番盆地。从2014年开始,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石城子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大量带有明显中原风格的板瓦、筒瓦、瓦当等建筑材料。2019年,石城子遗址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瓦当的实物最早见于西周中晚期扶风召陈遗址。在干旱少雨的奇台地区,民间土房大多不需要盖瓦,也不会使用瓦当。石城子遗址出土了大量汉代瓦当,足以说明这座古城与中原地区有着密切的联系,体现了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的融合。
文:付昶
作者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5期
责编:张昀竹 金向德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