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新疆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206号合葬墓内发现了一尊天王踏鬼镇墓木俑。据考证,在全国各地发掘的上万件唐朝时期的各类天王俑中,这是唯一一件彩绘木雕天王踏鬼俑。
这尊木俑由一个彩绘天王和一个素面小鬼组成,通高86厘米。天王头梳高髻并以橙色发带束发,五官威严,双眉拧挤,眉峰上扬,双目怒瞪,双耳像羽翅一样高高竖起,嘴巴狞张,露出两排结实的雪白牙齿,配上嘴唇和浓须,浑身透出一股凛然正气。它右臂高高举起,左臂前伸,右手呈半握状似握有兵器,右脚踏于小鬼肚腹。
天王的整套服饰体现出浓郁的中原风格,但在裤腿和袖口上又镶嵌着漂亮的西域特色花纹。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元素汇集于一身,显得和谐自然。相比之下,小鬼作为陪衬,描饰不多,头戴小帽,穿一条橙色短裤,双手背撑,仰面半卧,宽嘴短鼻,作出痛苦表情,似是要以此凸显天王的神勇。
这个精美的木俑采用了浮雕和圆雕相结合的手法,是采用30余块大小不等的上好木料分段雕刻,然后再加以粘接成型的。整体造型稳健庄重,展现出天王威严正气的形象。
天王俑是唐代墓葬中最常见的镇墓品,其外观形象源于佛教中统领一方的护法神。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徒在翻译佛经和传播教义时,时常援引、借用道家和儒家的名词术语。儒释道三种文化互相吸收,汇通合流,护法天王像则经过艺术夸张,也逐渐演变为中国武士形象。到了唐代,以往用于陪葬的武士俑逐渐为佛教中的天王形象所取代。天王俑能降魔伏妖,护法辟邪,往往被达官贵人奉为死后的保护神,与镇墓兽一起作为墓葬中的镇邪物。
汉唐时期,大量中原人迁至天山南北的绿洲城郭,中原的墓葬文化也传播到西域地区。唐置西州后,中原的丧葬习俗被当地居民仿效。除出土彩绘木雕天王踏鬼俑,阿斯塔那古墓群还出土过木身彩绘高髻泥头男俑、彩绘戴高帽胡人头像等,可见当时以俑随葬之风在吐鲁番地区十分盛行。
此件彩绘木雕天王踏鬼俑的墓主人高昌王国的左卫大将军张雄,是一位深明大义、心向中原、文武双全的将才。他祖籍河南南阳,生活在高昌王国后期,即短暂的隋朝年间和欣欣向荣的唐朝初期,曾率部平定高昌政变,掌管过高昌王国的军政大权。
张雄去世7年后,唐朝在高昌设置西州,又设安西都护府(后迁龟兹)。张雄的两个儿子长大后都在朝廷供职,其中一位还参与平定动乱,并随军收复安西四镇,为唐朝的统一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尊彩绘木雕天王踏鬼俑在我国仅此一件,无论是其雕刻技法、造型、用色等,还是作为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交融的有力佐证,价值都十分重大。
文:排孜来提·图尔洪
作者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文博馆员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5期
责编:王孺杰 刘雅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