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方见证领土完整的丰碑,一座代表民族脊梁的圣碑。它静静矗立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格登山山脊开阔的平台上,历经200余年风雨洗礼,碑文虽有些斑驳,但整个碑身依然完整无损。它就是乾隆帝亲自撰文的纪功碑——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山之碑,俗称格登山碑。
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山之碑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1000多名清军官兵耗时一年多,将这块纪功碑从2000多公里外的南疆叶城县运至格登山而立。格登山碑高2.59米、宽0.83米、厚0.27米,碑体为花岗岩材质,全碑由碑额、碑身、碑座三个部分构成。碑额镌刻有双龙戏珠图,正面刻有“皇清”二字,背面刻有“万古”二字。碑座是大海日出的浮雕图案,碑身正面刻有汉文和满文、背面刻有蒙古文和藏文,碑文汉字共200余字,用四言叶韵体写成。
明末清初,我国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的准噶尔部,逐步控制天山以北,建立了准噶尔部贵族的封建统治。康熙年间,准噶尔部噶尔丹在沙俄的策动和支持下,发动叛乱。为严惩准噶尔部上层叛乱集团,康熙帝三次亲征并取得胜利,清朝得以初步巩固了对西北地区的统治。然而,准噶尔部又在此后多次发动叛乱,恃强凌弱,不但蹂躏了西北地区,还侵扰青海和西藏等地,严重威胁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宁。
乾隆帝为根治准噶尔之乱,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发兵分西北两路向伊犁地区进军平叛。准噶尔叛军首领达瓦齐率兵近万人,扼守格登山。清军命阿玉锡等三位勇士率22名骑兵前往侦察,他们在夜色的掩护下,直捣达瓦齐大营。敌部大败,降者6000余人,首领达瓦齐率残部少数人马南逃乌什,后被乌什阿奇木伯克霍集斯擒获,交给清军。乾隆帝宽大为怀,将押解入京的达瓦齐赦免,封为亲王,留居京城。
在持续数十年平定叛乱的过程中,汉、满、蒙古等各族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立下了卓著战功。值得一提的是,由西北地区各族群众所组成的运输队,牵着骆驼、赶着羊群,克服戈壁缺水等重重困难,跟随在大军之后,保障供应给养,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当时还游牧于伏尔加河流域的土尔扈特部,也为平定准噶尔部叛乱、维护祖国统一作出了突出贡献。
为纪念平叛功绩,乾隆帝亲自撰写《御制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山碑文》。“汉置都护,唐拜将军,费赂劳众,弗服弗臣。既臣斯恩,既服斯义,勒铭格登,永昭亿世!”乾隆御笔气势雄伟,记录了清军平定准噶尔的作战经过和辉煌战绩,追述了汉唐时期中央政府管理西北边疆地区的历史和国威盛况,阐述了平定准噶尔叛乱的重要意义,表彰了立下汗马功劳的各族官兵。
1881年,清朝外交官曾纪泽、大臣长顺等根据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山之碑,抗词力争“格登山是我国镇山,上有高宗纯皇帝勒铭格登山之方碑”。正是因为格登山碑的存在,当年《伊犁条约》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划界时,才阻止了沙俄从我国西北侵吞更多的疆土。
林则徐曾作诗曰:“格登山色伊江水,回首依依勒马看。”让林公感怀的不仅是这里的壮美河山,更有深沉厚重的家国情怀。200多年来,格登山碑无以辩驳地向世人庄严宣示着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事实。
文:帕丽巴克·激浪
作者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文博馆员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5期
责编:张昀竹 金向德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