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莫道是边城,文物前贤起后生”。在清代,地处河西走廊的凉州府武威县(今甘肃武威市)先后创建了成章书院、天梯书院、北溟书院、雍凉书院,后称“凉州四大书院”。这些书院学风蔚然、人才济济,走出了张美如、张澍、潘挹奎、李于锴等一批颇具影响力的学者,在甘肃颇负盛名。
清初沿用明制,雍正二年(1724年)改卫为府。于是,凉州卫变为凉州府,府治在武威县。清代重视科举,特别是康乾时期大力提倡“崇儒重道”,并特开“博学鸿词科”,广选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辈,形成了“右文之盛,前古罕闻”的盛况。这一时期,武威人文荟萃,英才辈出。据《五凉全志·武威县志》记载,止乾隆末,武威人考中文进士8人、武进士6人、文武举人88人、贡生103人。又据《甘肃进士录》记载,自顺治壬辰至光绪癸未的231年间,武威人考中进士31人。所以,“武威文风甲于秦陇”“自乾嘉以降,彬彬多文学士矣”“人文之盛,向为河西之冠”“甘省文风,初惟宁夏最盛,今则莫盛于凉州之武威”等赞誉不绝于史书。
成章书院是清代武威县创建的第一个书院,由凉庄道宪武廷适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捐资创建。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沉酣经史”“雅爱斯文”的武廷适出任陕西凉庄道宪。他在修葺武威文庙后,“嗣即卜凉之北厅旧址,捐资亲督缮修,创为书院”,其“地势高敞,规模巍焕”。《五凉全志·武威县志》记载,成章书院建成后,武廷适不仅“延师课士”,而且“每月亲临校阅”,使得 “文风由此丕变”,成为当时武威继文庙之后的又一个重要文化地标。
乾隆年间,官府对成章书院进行了三次修葺和增修。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成章书院修复后,遂更名为天梯书院。
无论是成章书院,还是天梯书院,作为当时武威规模最大的书院,其能够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在于山长的选聘。据现存于武威市博物馆的一些硃卷、齿录等史料记载,成章书院的山长有相当一部分为武威县的进士,如张美如、郭楷、杨增思、张兆衡、陈作枢、张诏、袁辉山、张景福、周光炯、伦肇纪等。他们大多受教于成章书院,在进士中式后,又回到成章书院任教,为凉州地区儒学兴盛立下了不朽功劳。
北溟书院位于清代凉州府武威县城北三十里的永昌堡(今凉州区永昌镇),由为官清廉、忠于职守的武威知县欧阳永䄎于乾隆七年(1742年)创建。他在任上兴修书院、助学兴教,注重民风教化,尤其是聘请学者周子兰为书院主讲,又倡导乡民捐助田地、水磨为校产,有效解决了书院经费问题。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北溟书院又修增房舍,规模逐渐扩大。清末新政后,北溟书院改为初级小学,成为武威新式教育的重要力量。
雍凉书院位于武威城西北隅,由甘凉兵备道守备成定康于光绪元年(1875年)创建。当时,初到凉州的成定康深感当地文风兴盛,于是慨然捐俸银一千两,购置民房创建了雍凉书院。其共有房五院、场院一处,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废弃。
因为武威既处于古代雍州范围,又在汉代凉州范围,所以武威古称“雍凉之都”。这大概是成定康把新创建的书院命名为雍凉书院的缘由。
斗转星移,白驹过隙。“凉州四大书院”无疑已成为中国书院史上光彩夺目的篇章,也是清代河西地区儒学兴盛的有力印证。
文:张国才
作者为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院长、副研究员
柴多茂
作者为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员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7期
责编:金向德 王怡凡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